叶落随秋去,冬阳照芸窗。子衿当勤勉,莫负好时光。伴随着时光匆匆的脚步,承载着付出有回音的喜悦,我校第十六届理工杯“我和我的祖国”征文大赛获奖名单已公布。为表彰先进,进一步激励广大同学奋发进取,争创佳绩,营造浓厚的文学写作氛围,我校于11月28日晚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总结表彰大会。党委副书记罗美霞,团委书记李强,学工保卫部副部长(主持工作)欧又瑞、宣传统战部副部长雷霞、新能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唐洪江出席。教师代表及各级学生组织代表参加颁奖典礼。 典礼由机器人1243班陆紫函、机器人1243班陈梦妍主持。 本次大赛共收到投稿1409篇,其中智能制造学院523篇,管理艺术学院465篇,新能源学院421篇。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,二等奖5名,三等奖7名,优胜奖10名,与会领导分别向获得奖项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。 获奖名单 一等奖 会计1244班郑媛 电商1242班尹雨琪 室内设计1241班孙璇 二等奖 风电1242班杨家兴 会计1241班曹静 会计1243班赵年秀 机电1245班石欣 室内设计1243班梁婷莉 三等奖 会计1243班易水婷 室内设计1243班胡文婷 室内设计1243班邓丽娟 电商1241班余颖珍 光热1242班李平 机器人1242班唐志锦 优胜奖 造价1242班胡荣浙 电气1243班邹锦文 造价1243班肖宇彤 机械1244班于??ensp; 光热1242班邓玲 会计1244班李媛 会计1244班王美娜 机械1242班张维阳 无人机1242班黄雯婷 室内没计1243班谢思琪 造价1231班曹静朗诵一等获奖作品《青春接力,强国有我》。 (上下滑动阅读) 青春接力,强国有我 机器人1243班王维妙朗诵一等获奖作品《后浪奔涌,初露峥嵘》。 (上下滑动阅读) 后浪奔涌,初露峥嵘 我的国家,依然是五岳向上。一切江河依然滚滚向东,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。飞花万盏,秋风吹不尽明月;礼炮千声,烈酒祭不完英豪。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便是影片《觉醒年代》的续集。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,赞中国风采镌刻在我的眉宇与心田。 刚结束为期十四天的军训,我对当时情形记忆犹新,烈阳高照,耀眼万分,我们反复训练,每个人都已汗流浃背却依旧坚持。艰苦的项目磨炼着我的意志。"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"苏轼的话激励着处于困境当中的我。回望风雨如晦的旧中国,新青年们执起新文化的炬火,用科学与民主唤醒了腐朽落后的社会。那一年他们和我一样年轻,就像一首青涩的歌。但为了创造梦中那个新天地,匆匆地走进风雨。吾辈青年要继承前辈精神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什代国家持长剑纵马,执妙笔生花。 月落天白,船动莲开。请看,这里是我的家乡,玉带河流域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。坐落着恭城书院和通道转兵纪念馆。通道转兵虽然是一场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但不能被遗忘,荣光应赓续传承。华灯初上,当我们走在繁华的通道街头,感受到这里承载着的一段漫长时光。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复兴,从山河破碎到国泰民安,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惧风浪、前赴后继,镌刻下无数血与泪的记忆。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?是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,还是300 万平方公里的澎湃?是四季轮转的天地,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?我想化作成风,去看巍巍故宫,千秋万载,蜿蜒的穹顶,明珠般的北海公园,镶嵌在繁华的都市里,?望千年紫禁城。去感受温婉的江南水乡,错落有致的青砖瓦房与河堤旁的杨柳依依。去到逶迤雪山,广袤草原,浩瀚沙漠,苍茫戈壁。寸寸旖旎风光,让我醉倒其中。 中国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,所有的知识,智慧和艺术,像是专门为我们后浪青年准备的礼物。现代文明的成果可以尽情享用。自由学习一门语言,一门手艺,欣赏一部电影,去遥远的地方旅行。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只凭相同的爱好,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。 我们唱着同一首歌,清澈的爱只为中国。同学们,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,不缺衣食,不经战乱。愿你我都能乘星火微茫,行浩瀚远方。用笙歌讼华章,筑梦万家灯火,共庆盛世繁华。
颁奖典礼的过程中穿插了两次竞答互动环节,同学们踊跃抢答,自信回答,现场氛围热烈活跃。
“理工杯”征文大赛总负责人王雅欣同学从活动过程与成果、问题与改进、期盼与展望三个方面对本次大赛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,并号召全体同学,绘锦绣前途,展鸿鹄之志,带着青春的活力与祝福,迈开强劲稳重的步伐,再创佳绩。
党委副书记罗美霞作总结讲话。她高度赞扬了融媒体中心学生干部对本次活动的精心策划与组织,以及同学们的踊跃参与。她强调,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“四个一”文化育人活动在“为生赋能”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。她向同学们提出了四点殷切期望:一是希望大家坚持“每周一书”。她以叶嘉莹先生研究诗词的深厚底蕴为例,阐述了阅读如何拓宽视野、滋养心灵、赋予力量。她特别介绍了学校倾情推出的“理工书单”,希望同学们能在阅读中汲取智慧,感悟生活。二是希望大家坚持“每人一语”。她鼓励同学们在阅读时勤于思考,思考是对阅读的深化,用精炼的语言总结所得,以此锻炼思维,让思考成为伴随一生的好习惯。三是希望大家坚持“每课一讲”。通过课前一分钟演讲的形式,同学们能够逐步克服胆怯,从敢于开口到善于表达,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与交流能力。四是希望大家坚持“每日一记”。通过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,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逻辑思维能力,还能更好地抒发情感、锤炼文笔。期待在未来的理工杯大赛中,能看到更多出自同学们之手的佳作。 最后,她号召全体理工学子充分运用“四个一”文育平台,多读、多思、多说、多写,锤炼“基本内功”,提升综合素质,为高质量充分就业蓄势赋能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。